首 页 | 本系概况 | 师资队伍 | 专业建设 | 教育教学 | 学生工作 | 招生就业 | 学习园地 

常用链接 Links

当前位置: 首 页>>教育教学>>正文

殷殷嘱托寄厚望,青春逐梦赴蒲城——记党总支书记庄绪强为我系赴蒲城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队作行前动员指导
2025-06-30 14:34  

盛夏时节,骄阳似火,亦如我系青年学子投身社会实践的热情。在我系赴陕西蒲城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团队整装待发之际,系党总支书记、本次实践活动指导教师庄绪强,专门组织召开了一场意义深远的行前动员暨指导培训会。会上,庄绪强以其深邃的思考、丰富的经验和真挚的情感,为即将出征的师生们“出谋划策、鼓励动员、提出建议”,将一份沉甸甸的嘱托与期望,化为团队前行的航灯与动力。

高屋建瓴,为实践“出谋划策”,指引调研方向

“我们为什么去蒲城?我们要在蒲城做什么?我们能为蒲城留下什么?”动员会伊始,庄绪强便以三个发人深省的问题,引导全体队员从宏观层面思考本次社会实践的价值与意义。

他指出,蒲城县,作为“将相故里”和“中国酥梨之乡”,不仅拥有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,更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展现出独特的样本价值。他要求我们,此次调研不能停留在“走马观花”式的浅层观察,而必须带着问题意识,进行“解剖麻雀”式的深度剖析。庄绪强为我们的调研规划了清晰的路径,他建议我们将蒲城的“文化”与“食物”作为两大核心切入点。他分析道:“文化是蒲城的‘根’与‘魂’,食物则是蒲城百姓生活最生动的载体,是连接历史与现实、文化与经济的纽带。通过这两扇窗户,我们才能真正读懂蒲城,理解乡村振兴的内在逻辑。”

在他的擘画下,团队的研究思路豁然开朗:不仅要记录历史遗迹,更要探寻文化传承在当代的活化路径;不仅要品尝特色美食,更要剖析其背后的产业链条与富民效应。庄绪强的谋划,如同一份精准的“作战地图”,让我们在出发前就明确了目标、理清了方法,为高质量完成调研任务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。

情真意切,为师生“鼓励动员”,点燃奋斗激情

如果说精准的谋划是实践的“骨架”,那么昂扬的斗志则是实践的“灵魂”。在指导过程中,庄绪强的言语充满了对青年学子的信任与激励。

他深情地对同学们说:“‘三下乡’不仅是一次社会调查,更是一堂‘行走的大思政课’。书本里的乡村振兴是文字,而你们即将用脚步去丈量、用眼睛去观察、用耳朵去倾听、用心灵去感悟一个真实的、立体的、发展中的中国乡村。”他鼓励同学们要敢于“自找苦吃”,在田间地头、街头巷尾中褪去身上的娇气,涵养心底的民情;要甘当“小学生”,虚心向基层干部群众学习,在与乡亲们的促膝长谈中汲取智慧和力量。

谈到团队精神,庄绪强的目光扫过每一位队员,他说:“你们是一个整体,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。困难面前,要互帮互助;任务面前,要协同作战。每一位同学的付出,都将汇聚成团队的荣光。”他真挚的话语,极大地鼓舞了团队的士气。同学们纷纷表示,定不辜负书记的期望,要以最饱满的热情、最昂扬的斗志,在蒲城大地上展现新时代大学生的风采,用青春和汗水书写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实践答卷。

细致入微,为行程“保驾护航”,筑牢安全防线

作为指导教师,庄绪强不仅关心着实践的“高度”,更挂念着师生的“安危”。在会议的最后,他将重点放在了安全纪律和具体执行的细节上。

“安全是‘1’,其他所有的成果都是后面的‘0’。没有了安全,一切都无从谈起。”他反复叮嘱,从交通出行、饮食卫生,到防暑防疫、财产安全,事无巨细地进行了全面部署和提醒。他要求作为带队教师的我,必须切实担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,每日清点人数、每日进行安全教育、每日总结团队情况。

同时,他还就如何与当地政府、村民有效沟通,如何进行访谈,如何收集和整理资料等具体工作,给出了许多宝贵的实践建议。他提醒我们,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,言行举止要谦逊有礼,要以实际行动展现我校师生的良好风貌。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,如同一件坚实的“防护服”,让我们倍感温暖与安心,也让我们深刻体会到,学校不仅是我们前行的坚强后盾,更是我们最温暖的港湾。

“纸上得来终觉浅,绝知此事要躬行。”庄绪强老师的这场行前动员指导,既是一次高瞻远瞩的战略部署,也是一场鼓舞人心的精神洗礼,更是一次无微不至的行前关怀。希望这份关怀与期盼指引我们在实践中明确方向,在困难中坚定信念,在奋斗中收获成长,为服务社会、报效国家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。(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系 高莹/供稿)

上一条: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系86名学生通过2025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初级资格考试
下一条: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系大数据技术专业群开展项目实训
关闭窗口

数字经济与数字技术系  地址:西安市长安区常宁新区鱼包头街123号
电话:029-61289855,029-61289826(长安校区)  邮编:710100(长安校区)